
为旅游市场“良币驱逐劣币”点赞
发布时间:2017-04-20 来源:http://www.3qck.com
日前,一份来自清华大学的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首季度,江苏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达82.81分;实现并继续保持“全域满意”水平。对此,省旅游质量监督办主任杨俊才表示,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着力增加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正面供给,挤压非法不良商家的生存空间,让他们逐渐被市场淘汰。
长期以来,旅游市场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旅行社和导游陷入恶性价格竞争,你卖200我就卖150,你一天玩3个景点我就玩5个。不加入价格战的商家没有客源无法存活,而加入的商家必然无法保证服务质量,欺客宰客、强制消费、导游辱客等乱象随之滋生。“劣币驱逐良币”让旅游市场陷入怪圈。
“劣币驱逐良币”不仅损害游客的利益,也直接影响正规景区经营收入。去年媒体对北京明十三陵景区走访调查,发现由于不良导游的歪曲讲解和引导,使十三陵景区的客流量每年“被大量截流”。除了北京,此类现象在云南、陕西等地都有存在。越是严格管理的景区,猫腻就越少,导游自然不愿拉客前往,这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景区越正规,客流就越少!
究其原因,不能一味责怪消费者贪便宜,追求物美价廉是人之常情。但“价廉”须有底线,须以“物美”为前提。当劣币过于泛滥时,消费者往往不自知地在“差”与“更差”中做出选择。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增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旅行社和导游都是规范的,游客闭着眼睛挑也不会出问题;如果景区都是正规的,黑导游们想使坏也无处可去。
劣币与良币的竞争,虽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当市场已经失范时,仅靠商家自律无济于事。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主动作为,对违法违规的从业者严惩不贷,打击劣币的气焰,构建起规范的秩序和健康的环境,良币才有舞台和空间,旅游行业才能回到以质取胜的良性竞争上来。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旅游局出台了禁止不合理低价游、旅行社与导游黑名单等一系列制度举措,目的都是为了“良币驱逐劣币”。同时,在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些举措也推动了整个业态向高端化、特色化和多元化转变,推进了全域旅游的建设实现。江苏旅游能够被消费者评出高分,保持“全域满意”,既得益于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也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是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
旅游市场良币驱逐劣币,游客是受益者,旅游品质得到提升,需求与体验得到更好满足,自然不吝于好评。对于地方政府和所有从业者而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得来不易,理应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