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深耕细作“全域旅游”大文章
天骄圣地,大汗陵园,长明灯八百年不灭;无边大漠,响沙之湾,沙粒唱醉夕阳;悬崖绝壁,碧波荡漾,黄河大峡谷浑厚浩淼……美景如斯,看鄂尔多斯全域全景。春游万亩杏花,品黄河鲤鱼鲜美;夏访天骄陵园,探大漠沙海白莲;秋临新区理想之城,细数清新节奏;冬至马奶湖畔,享冰雪民俗盛宴……随时光转换,感鄂尔多斯四季五彩斑斓。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幸福产业。为贯彻落实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
鄂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全市旅游接待力争达到2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50亿元,占GDP的比重11%以上,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50万人。
顶层设计
鄂尔多斯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集峡谷、沙漠、草原、湖泊于一体。有平原、高原、和丘陵,丰富的地貌类型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广袤的库布其大漠风光、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霸气磅礴的黄河峡谷等。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萨拉乌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纵横鄂尔多斯,达尔扈特人作为守陵人诞生了现在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
为打造“四季皆景,全域皆景”宜游鄂尔多斯,建成“向往鄂尔多斯、美丽鄂尔多斯、难忘鄂尔多斯、温暖鄂尔多斯”的高品质国际化旅游城市,鄂尔多斯将通过旅游规划全域统筹、旅游环境全景优化、旅游景观全域打造、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营销全域推广,大力开展全链条休闲游、体验游、自驾游、四季游,把旅游业打造成引领鄂尔多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
按此理念,鄂尔多斯创新规划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的限制,构建“一区四带、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体系。以东胜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区四城区及周边重点景区为核心的旅游度假区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度假区和全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区。构建黄河风情旅游带、库布其沙漠旅游带、草原旅游带、沙漠峡谷旅游带四条旅游经济带,积极发展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体验、沙漠观光度假、沙漠探险、温泉康体养生、峡谷探秘等主题旅游产品。全域旅游整体功能布局下,各旗区围绕建设一个龙头景区、打造一个旅游特色小镇、实施一批旅游重大项目、扶持一批旅游骨干企业、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一批特色农(牧)家乐的“六个一”目标,通过市域统筹、旗区联动,放大优势、做大品牌。
夯实基础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首先要有路可走。为提高旅游通达性,鄂尔多斯进一步优化立体交通网,逐步开通直航欧洲、东南亚、东北亚、中西亚等国际航线,增加国内航线,建立发达的空港枢纽。2017年力争开通呼准鄂动车,2019年连通鄂尔多斯至北京的高铁,争取“包头—鄂尔多斯—西安”客运专线列入国家铁路中长期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旅游专线建设,强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其他重要道路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打造科学、规范的旅游交通引导系统。
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鄂尔多斯继续加强城镇中心、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干道、游客集散地、乡村旅游点等处的旅 游厕所建设,规范旅游厕所服务管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厕所建设,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
为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发挥龙头项目集聚、带动、示范作用,增强地区旅游发展核心竞争力,鄂尔多斯市积极推进“大成陵旅游区”建设,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为龙头,推动蒙古源流景区、伊金霍洛民族风情小镇以及周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一体化规划建设,打造集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保护、蒙元文化研究、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具有世界唯一性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同时推进“库布其沙漠旅游度假区” 、“城市核心区休闲旅游度假区”、“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沙漠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鄂前旗红色教育和旅游基地建设。加大东胜区万家惠欢乐世界、九城宫旅游区,杭锦旗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鄂托克旗都斯图河温泉旅游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地区旅游发展多元增长极。
为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鄂尔多斯在旅游产品的研发上围绕“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品牌,突出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加强“天骄圣地—鄂尔多斯风情游、天朗气清—爱尚鄂尔多斯休闲精品游、圣韵传承—成吉思汗文化探寻游”等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以及五条自驾旅游线路的营销推广。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强化创意设计,重点推出6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包括4条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圣韵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游、神奇鄂尔多斯——自然风光游、多彩鄂尔多斯——民族风情游、魅力鄂尔多斯——休闲避暑游)和2条全域旅游线路(“东进西出”穿越鄂尔多斯深度游、“南来北往”本色鄂尔多斯体验游)。
做强产业
在夯实根基的同时,鄂尔多斯积极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养生、会展、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供给侧改革,构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文化”,鄂尔多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大力举办丰富的文化旅游节庆和主题活动,加强旅游文化创意设计,提升城市旅游文化内涵和创意水平。“旅游+体育”,积极举办国内外知名的竞技体育赛事、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大赛以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建设户外主题运动公园,大力发展汽车越野、徒步、自行车赛、低空飞行、探险探秘等体育活动,培育打造国内知名体育旅游品牌。“旅游+健康养生”,大力发展康复疗养、养生保健、民族医药、健康管理、避暑度假、绿色食品等产业,积极培育发展以温泉、沙漠、草原、城市、美丽乡村为载体的健康旅游度假区和基地,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此外,大力推进旅游与水利、交通、林业、金融、生态、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产业融合发展活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旅游+”为先导的各项经济建设新常态。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表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把鄂尔多斯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最佳途径,是鄂尔多斯绿色转型、成功转型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机遇,是提升地区品质形象的重大举措。
牛俊雁指出,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着力实现“五大突破”,即:在旅游规划全域统筹、旅游环境全域优化、旅游景观全域打造、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营销全域推广上求突破,尽快打造“四季是景,全域皆景”的宜游鄂尔多斯,在自治区率先走出一条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思路已明确,蓝图已绘就。在鄂尔多斯决策者们的切身实践和有力推动下,全域旅游已在广袤的鄂尔多斯高原落地生根,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窗口的旅游业已向着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乘风进发。